“疫”线有我丨我们都是“战疫”志愿者
发布时间:2022-09-08 15:05:00 来源:崇州市纪委监委“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除承担防疫任务的工作人员外,均就地转为社区(村)志愿者,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和社区(村)服务。”9月1日,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关于在全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崇州市纪委监委立即响应号召,组织全体纪检监察干部投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20余名居家纪检监察干部就地转化志愿者,积极奋战在“战疫”一线......
化身“大白”
只为驱散“疫”霾
“一收到转为居住地志愿者通知,我就立即前往居住地温江区柳城街道永宁路社区报到。”9月1日,按照居住地社区安排,我立即投身小区全员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工作。
王超胥(市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副主任)
“最长的一次连续在岗6小时,为保证信息采集工作不中断,没有喝过一口水。”志愿服务这几天,我最早清晨6点起床,最晚时凌晨回家,不管是坚守核酸检测点位,还是上门服务特殊人群,哪里有需求我就冲向哪里!在第二轮核酸检测过程中,由于采集进度缓慢,部分群众产生较大负面情绪,我们耐心答疑解惑,安抚群众。“其实大部分居民还是理解志愿者们的不易,还积极献言建策,连wifi,用5G,清内存,换手机……。”
“我所做的事微不足道,只不过是众多防疫一线工作者们的缩影。”连日来,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始终坚守岗位、服从安排。截止9月7日,共采集信息2000余人次,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采集信息90余人次。
拖起“小音箱”
我就是“战疫”宣传员
“请8栋2单元的邻居们,佩戴好口罩,下楼做核酸检测”。为确保小区居民“应检尽检”,我作为就地转化志愿者,主动承担起“宣传员”的任务,拖起小音响,到每栋楼每个单元门口去“吆喝”。
高瑛(市纪委监委组织部副部长)
“红马甲妹儿,我一个人住在这里,又不会用手机看消息,耳朵又听不清,我好着急哦,突然听到你这喇叭的声音,我马上下楼,就怕错过做核酸的时间,太感谢你了。”喊着喊着,迎面走过来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笑容的婆婆。
“婆婆,那我明天声音再大点,让你每天都能听到我的吆喝声。”我赶紧走上前,婆婆笑着连声说:“好好!”
说话间,我领着婆婆往小区核酸检测点位走去。刚一转弯,就看到几位邻居在扎堆摆龙门阵,我立马又开始“吆喝”起来:“现在特殊时期,请大家不要逗留聚集,避免交叉感染,有龙门阵以后再摆。”婆婆也帮忙劝说到:“就是,大家相互理解,支持志愿者工作,都散了吧。”聊天的居民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陆续回家了。
“没想到我的小音箱能发挥这么重要的作用!”看着返家居民的背影,我心里乐着,脚下的步伐顿时变得轻快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会拖着音响、拿着喇叭提醒大家有序下楼核酸检测。截至9月7日,已协助组织完成核酸检测6000余人次。我相信,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打赢这场防疫狙击战,让烟火成都早日归来!
7个小时的奔走
我依然坚守
“请大家往后退一点,按地面的黄色指示线,间隔1米依次排队.......”这是我就地转化为社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罗娟(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副主任)
“接到就地转化的通知后,我立即联系居住地街道办,考虑到农村社区的特殊性,街道办按照‘哪里有缺口,就去哪里补位’的原则,安排我灵活开展志愿服务。”前两天场镇社区的应检人员相对较多,我便被安排到了场镇老中学点位维持秩序。
“那一天,我们奔走了接近7个小时,嗓子说哑了、小腿也肿了,但当我看到志愿者队伍中不乏六七十岁的老人依然坚守岗位时,顿时感觉又增添了无穷的力量......”9月2日,因为系统不稳定导致检测速度较慢,部分群众开始有情绪,出现了不遵守检测点防疫要求的行为,我和其他志愿者往返于群众间来回劝说。
接下来的几天,我又转战社区协助维持秩序,并协助信息录入工作。截至9月7日,协助完成核酸检测6000余人次,协助信息录入800余人次。我坚信,只要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定能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十四届崇州市委第二轮巡察公告
下一篇:崇州市纪委监委既“督”又“战” 抗疫显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