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所在位置:首页 > 首页幻灯 > 正文

回应群众关切 精准施治高龄津贴

发布时间:2022-12-20 16:08:00      来源:崇州市纪委监委

回应群众关切 精准施治高龄津贴

(崇州市纪委监委)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高龄津贴发放涉及面广、资金量大,一直是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焦点。崇州市现有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24337人,每年发放高龄津贴约2500万元。今年以来,崇州市纪委监委以系统施治群众身边的“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为契机,坚持“四聚焦四着力”,努力保障高龄津贴发放“精准滴灌”。截至目前,全市高龄津贴发放差错率由2017年的2.49%下降至0.01%,年差错人数由504人下降至3人,群众满意率大幅提高。该工作做法在成都市养老社保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中予以推广。

一是聚焦问题根源,着力深挖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在审计发现崇州市民政局存在高龄人员死亡后继续发放高龄津贴问题后,崇州市纪委监委赓即对该项工作开展了“立项”监督,剑指“违规发放”“应停未停”等乱作为、不作为现象。综合运用审计、巡察、监督检查和主管单位自查自纠等方式,对3年内发现情况开展全覆盖清理,梳理问题22个、涉及789人、51万元,差错率达2.49%。坚持查问题与查政治、查责任、查职权、查制度、查作风相结合,立案查处违规发放高龄津贴问题9件9人,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曝光,切实推动纪律规矩严起来。

\

图为崇州市纪委召开“十大领域”专项治理工作调度会

二是聚焦问题整改,着力提高办理精准度。一方面,市民政局充分落实主体责任,每月比对成都市民政局人员火化名单、崇州市卫健局医院死亡名单、省高龄系统调减人员名单,按月向镇(街道)发送《高龄津贴提示函》,确保信息上下贯通。同步,把村(社区)干部作为工作重点,通过举办业务培训会、高龄津贴专项培训会、审计整改专题会等形式,强化业务水平提升,让基层干部成为办好“民生事”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扎实履行监督责任,坚持“每月一抽查、半年一核查”,对错发、漏发情况建立问题台账,督促限时整改。

\

图为崇州市纪委监委干部走访群众了解高龄津贴发放情况

三是聚焦建章立制,着力推动长治长效。做深做细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组织民政系统开展“养老金发放问题”以案促改,推动完善民政、人社、公安联动协作机制,督促建立户口注销、丧葬死亡等信息共享数据平台,实现审核、比对、认证、发放、注销一体化运作。坚持“当下治”和“长久立”相结合,推动出台《崇州市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实施细则》,细化“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审核、线下核查+线上比对、减员申报、责任追究等措施。截至目前,已推动完善城乡低保精准识别等工作机制8个。

\

图为崇州市民政局出台高龄津贴发放实施细则等制度机制

四是聚焦便民利民,着力增强群众满意度。市民政局会同镇(街道)强化社保宣传政策,制发办事指南2000余份,采取网上公布、上门入户等方式,宣讲高龄津贴申报相关政策,让群众人人知晓、让干部不敢懈怠。同步,优化公开公示,利用公开栏公示民政资金政策、补助标准、享受人员名单等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大力实施精准帮扶,对高龄、行动不便、卧病在床的1037名特殊老人采取上门认证服务,综合运用“预约办、延时办、一窗办、网上办”等方式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

图为崇州市崇庆街道干部开展特殊老人上门认证服务

\

图为崇州市民政局干部深入村社发放社保政策宣传册